website stat

samedi, avril 10, 2004

大隻佬耶穌



  踏入四月的這一周,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(2004)終於在爭議聲中低調地在巴黎公映,我坐在前排第二行,從Pilate把耶穌交出去鞭打開始,基本上都只能用側面去感覺畫面的推進,嚴格來說實在不算是在看電影;縱然如此,過了釘十字架那一幕,鏡頭靜下來的時候,我還是聽到我的心跳,如麻雀一樣,以過份激烈的頻率敲著我的胸口。

  只有當耶穌把靈魂交托以後,我才敢把頭正過來,看著他們把耶穌從十字架上用布吊下來,沒有一處完好的皮膚,但James Caviezel演的耶穌,仍然是那副屬於木匠的結實身軀。馬利亞抱著耶穌的身體,就是歷來畫家和雕塑家都想呈現的《La Pietà》(馬利亞哀痛耶穌之死)。

MICHELANGELO 《La Pietà》
上:1499 Vatican 下:c. 1550 Florence

  這是天主教藝術作品中的熱門題材,加上耶穌已把靈魂交托,大部份作者都只是模擬一個沒有血色、被殘害完畢的身體;除了手和腳上的釘痕,及肋旁被刺的傷口,的確少見有像Mel Gibson那樣在耶穌的傷口上做文章。作者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馬利亞身上,她看來仍然很年青,屬於少女的身體毫不費力地抱著耶穌,臉上是哀痛而不悲慟的表情。

  然而MICHELANGELO(1475-1564)晚年創作的一個《La Pietà》(1550)大理石雕塑卻有很獨特的處理,這是他臨終前最後幾件作品的其中之一,原意是想預先製作自己墓前的裝飾,但因為石材出現問題,最後未能如願完成。去年夏天我在翡冷翠主教堂博物館看到這半完成的雕像,很訝異除了常見的馬利亞和Mary Magdalene,還有一個老人從後托著耶穌的身體,解說文字交待說這人叫做尼哥底母

  《約翰福音》第三章記載,尼哥底母是法利賽人(就是那幫最痛恨耶穌,要迫害他的人;他們常常用律法試探耶穌,而被耶穌斥為假冒偽善),而且是個官,他倒是相信耶穌所行的神跡,但礙於身份尷尬,只有暗中慕名而來,向耶穌討教有關天國的事。對話的主題是重生,耶穌說:「人若不重生,就不能見神的國。」


  尼哥底母反問人老了如何能重生呢,同樣來到人生最後階段的米開朗哲羅肯定也在問同一個問題,因此很自然地把自己代入了尼哥底母的角色(有說尼哥底母曾經也是一位雕塑家)。第十九章說耶穌死後,尼哥底母帶著沒藥和沉香來把耶穌的身體用細麻布和香料裹好,也許他到這時候才真正明白,當時耶穌對他說的話正是基督受難的意義:「神愛世人,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,叫一切信他的,不至滅亡,反得永生。」
  米開安哲羅在作品中故意強調耶穌的身體,雖然死去,卻仍然壯碩,結實的肌肉緊繃著活潑的生命力,並不衰敗,因為米開安哲羅也明白,這是重生的契機。

原作大理石雕塑藏於梵帝岡St. Peter's Basilica(上)
意大利Museo dell'Opera del Duomo(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