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鬍子彼得
請按圖放大:注意圖右方,彼得背向的暗中,耶穌轉身看著他。
歐洲稍具規模的博物館都會提供錄音導賞服務,參觀博物館的人常常分兩派,一派戴著導賞耳機,在作品前仔細地看,駐足的時間比較長;另一派拿著數碼攝影機,重複地舉機拍攝,然後仔細地看那細小的屏幕。想一想,我們的確很少看到又戴耳機又拍攝的人!
我又屬於另一派,不戴耳機又不用相機,我帶一本《聖經》!
古典時期的畫作絕大部分都是宗教題材,如果對舊約.新約《聖經》故事只是一知半解,就很可惜。我認識一個兩歲的小男生,他很喜歡吃橘子,你幫他剝好一片橘子,他含在嘴裡吸進一些果汁,然後就吐出來給媽媽了。我們看畫,盡管還是能看到大師優秀的筆觸,但真正能滋養人的是畫裡面的故事,而且一張畫到底只是一個平面,它只會呈現故事裡的一個抽象的時刻,它是一點亮光,開你的眼睛,好等你明白它背後的故事。
也許你亦看了Mel Gibson的《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》(2004),但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,如果你只把它當成一齣普通的電影來看,真是一點意思都沒有。你記得戲裡那個大鬍子彼得嗎,他是門徒之中最衝動魯莽 的一個。在橄欖山上猶大帶著人來捉拿耶穌的時候,大鬍子彼得向大祭司的僕人砍了一刀,就削掉了人家的右耳!
這大概顯示了一點彼得的個性,他是性情中人,一直很愛黏在耶穌身邊,他的話最多,闖禍也最多。
耶穌很知道彼得的個性,他預言彼得會三次不認主的時候,彼得還說:眾人雖然跌倒,我總不能。我就是必須和你同死,也總不能不認你!彼得真是傻得很可愛。可是大家都知道,彼得的確是在雞叫兩遍以先,三次不認主,一點也不差,而且是發咒起誓的。雞叫以後,耶穌轉過身來看彼得,Jim Caviezel的眼神演得很好;然後彼得就出去痛哭。這一段的描述以〈路加福音〉較細緻,但亦只是一句說話:彼得出去痛哭。誰能體會彼得複雜痛苦的心情 呢?
彼得在電影中的戲分到此結束,但在《聖經》裡卻沒有,〈約翰福音〉提到彼得又回去打魚了,卻什麼也打不著。彼得作為一個最親近耶穌最火熱的門徒, 卻在眾人面前厚顏地說自己不認識這個人,這種打擊真是夠大了,帶著這種失敗的心情回去老本行打魚,面對著空空的魚網一無所獲,他心裡肯定是低沉到極點。這時耶穌復活後向門徒顯現,他先讓門徒得滿網魚,然後與他們一同吃早飯。吃完了早飯,耶穌與彼得有一段感人至深的對話。
「Peter,你愛我不比這些更多麼?」
El GRECO《Apostle St Peter》1610-14
這樣的問題,誰都很想問,但多少次我們都憋在舌頭下面,沒有幾個人真正有勇氣去試驗愛的重量。
耶穌當日預言彼得會三次不認他,彼得果然如此。人性的複雜在於明明知道某些事情會出差錯,我們還是會陷進去。
彼得原想自己就是要與主同死也是甘心,但他親眼看到耶穌被捉拿辱打,竟然就在眾人面前誓神劈願地說他不認識這個人!當別人聽出他的加利利口音,他還老羞成怒,說,你這個人,我不曉得你說什麼!話音剛落雞就啼了,彼得看到耶穌的眼睛,就出去痛哭。彼得肯定極痛恨自己,如果他不愛耶穌可能還好過一點,但偏偏他卻一直相信自己最愛主,不久之前他才自誇,就是眾人都跌倒,他總不能。
而耶穌呢,復活以後,他去找彼得,彼得那時已經回去打魚了,潦倒得緊,彼得哪有面目見耶穌呢?而耶穌卻單單對他講話,第一句就問彼得愛不愛他。耶穌並不提彼得背叛的事,他只想讓彼得回答心裡話,所以彼得說:「是啊,主你是知道的,我愛你。」耶穌怎會不知道,他就是故意要彼得說出來,之前彼得三次不認主,這次他有三次機會說他愛主。同一個問題,當耶穌問第三遍的時候就使彼得很傷心,彼得說,主啊你全都知道,你知道我是愛你。
第三次,彼得也許想到了雞叫以前的事,雖然耶穌不提,但彼得不會忘記。當彼得說他愛主的時候,耶穌就叫彼得餵養他的羊,即是讓彼得作牧者,此後要成為到處傳講福音的使徒。耶穌最後說明,他要差派彼得到他不願意去的地方,這是門徒最大的榮耀,主要用他之先,沒有其他條件,只需要他愛主。
當我後來知道耶穌與彼得這番對話,我就更喜歡彼得三次不認主的故事。《聖經》故事枯懆乏味是因為沒有潤飾的枝節,一次兩次三次,明知故問,重複一樣的話;《聖經》故事有趣也是因為沒有多餘的話語,《聖經》不會告訴我們彼得有多難過,他的懊悔、自責、惱恨、失望,只有同樣經歷過的人才能知道彼得的心情,那些重複單調的說話就突然變得如此真實如此私人。
此後彼得果然是到各處講道,他寫的〈彼得前書〉第四章裡有這樣一句說話:「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,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 罪。」他親身經歷過這樣的愛,才能說出這樣的話。他也勸勉眾人:「要以謙卑束腰,彼此順服。因為神阻擋驕傲的人,賜恩給謙卑的人。」而耶穌怎會不知道呢?他在預言彼得三次不認主之先,就一早說過,彼得回頭以後,是要堅固他的弟兄的。
(middle) Oil on canvas, 97 x 77 cm. Museo de El Greco, Toledo
(bottom) Oil on canvas, 230 x 175 cm. Cerasi Chapel, Santa Maria del Popolo, Rome
3 Comments:
You are a gifted preacher. What a sermon - simple yet touching.
桐生,
彼得不認主,我一直看作是舖排受難過程的側寫手法,連最愛耶穌的門徙也給嚇得不敢表明身份,可見當時情況的可怖,非一般人能承受。也許我常有這些較technical的看法,所以看你的文章真的覺得有意思。
Lisi
shalom
你活潑的敘述和看見,讓我有許多感動。在我Blog文章中有引用幾段您的話,所以在此和您說聲,若您覺得不妥,請您告知我,我會再刪改(非常抱歉)。
感謝你~
Enregistrer un commentaire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