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bsite stat

samedi, juillet 03, 2004

伸過你的指頭來


你會明白,我何等喜愛這幅畫。耶穌捉著門徒Thomas(多馬)的手,讓他的手指探進主肋旁的傷口。我看著那個接觸點,傷口已頗乾澀,耶穌又瘦,皮膚被翻起來了……那麼真實,我感覺著多馬在翻的是我的傷口,就在兩肩中間,整片肋骨盪漾一陣酸麻。

耶穌復活以後到門徒當中給他們講話、吹氣,但多馬當時不在。其他門徒向他講述主來的事,他因為沒有看見,說什麼都不肯信,並聲言要親眼看見耶穌手上的釘痕!這還不算,更要把指頭探進那釘痕!(多馬:哼!)過一會耶穌又再來,就對多馬說:
「伸過你的指頭來,摸我的手。伸出你的手來,探入我的肋旁。不要疑惑,總要信。」《約翰福音二十:27》

這 麼一個使觀眾不安的畫面,Caravaggio(1571-1610)畫得極盡溫柔忍耐。四個人的頭就著燈光靠攏在一起,大家的目光一致地集中在耶穌的肋 旁。耶穌的右手拉開布衣露出傷口,然後是多馬的手指、耶穌捉著多馬的左手,三只手連在一起。另一個焦點是多馬瞪著的眼和額上誇張的皺紋,彷彿每一條都是一 個驚嘆號!

畫 家喜歡到街上找他的模特兒,這次他也是挑了民工模樣的老人來演聖多馬,他的手指 頭很粗糙笨拙,指甲甚至綑了黑邊,鬍子蓋著嘴巴,看起來就似多馬該有的固執,年邁的臉有很單純的表情;因為單純,那發現真相的力量就特別直接強烈。這種手 法在當時算是十分大膽,大家從未見過這麼市井的聖徒,但畫家認為忠實是一種虔誠,他不作矯飾,為要讓一切看來可感可觸,像這指頭探入肋骨之間,那麼真實。
CARAVAGGIO《Saint Matthew and the Angel》1602(毀於1945年)
這麼精采經典的畫面在當時惹起頗大爭議,它是畫家往後被臨摹得最多的作品,光在十七世紀當年就至少有廿二幅之多。畫家同年另外畫了兩張畫,都是《聖馬太像》,畫兩次是因為闖了禍。

他受命為羅馬一座教堂(Contarelli Chapel)繪畫馬太正在寫福音書的情景,馬太原來是稅吏,畫家認為他不過就是一個平凡的人,只是受感召不得不坐下來寫書,免不了有點不自然和緊張、笨手笨腳的,於是年幼慧黠的天使翩然而至,溫柔地扶著他寫字的手,幫他一把。

CARAVAGGIO《The Inspiration of Saint Matthew》1602
問 題是當時市場消化不了如此前衛的表達,人們都很疑惑,他們沒見過聖徒會笨成這個樣子。沒奈何就只得重畫,這次換了個看來稍為聰明一點的老翁模特兒,從天而 降的天使只略略用指頭提示一下,馬太回過頭來仰望著天使,但仍是一臉小心翼翼,甚是謙卑恭敬,執筆的手不自覺地提了起來,生怕寫錯一個字。

這張畫終被接納放在羅馬那教堂裡,而第一張惹事的原作羅馬是不要了,後來存於柏林,最終卻在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毀掉……經此一役,畫家見識了世人的疑惑與固執。「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。」這個道理實在很少人真正懂得。(手的系列之一)

原作油畫藏於德國Sanssouci Palace, Potsdam(上)
意大利Contarelli Chapel, Rome(下)

同系列之二
創作與現實之重疊;之三〈原諒一切叫人討厭的事